《迪帕與阿努普》相關評論

四季寶
殺馬特青年與三和大神一樣,是中國工業(yè)化進程中城鄉(xiāng)割裂的遺產 “窮喪土”可以說是他們揮之不去的標簽,但在權威的敘事結構中他們還是有正面形象的,一般會親切地稱呼他們?yōu)檗r民工、廠妹、快遞小哥以及留守兒童。這些稀疏平常的稱呼背后映射的卻是農村老中青三代的集體困境。 他們在閃爍霓虹照不到的城鄉(xiāng)結合部做著日結幾十元的工作 在流水線上和庸俗的產品一樣被打磨 在鋼筋混凝土中出賣最純粹的汗水掙扎求生 于是他們把玩自己的頭發(fā),無意識的反抗工業(yè)的異化,但他們的排解并不是很有效,所以我們稱呼他們?yōu)榉侵髁鳌?但其實他們才是主流,他們構成了中國的另一幅模樣,我們不太愿意提及的,某種程度上甚至更為真實的中國。 于是不再痛斥西方媒體不愛把鏡頭對向霓虹閃爍的外灘,高樓林立的深圳。 它們確實無法完全代表這個縱深極大的國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