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閃亮的日子》劇情簡介
《閃亮的日子》相關評論

吹吹吹西
電影有點神叨,不想多說,主要想說這幾個養(yǎng)眼的演員。這部電影把兩位外貌上頗具爭議的演員拍得美了。這是我第一次覺得戴安克魯格果然挺美的,這部里面居然有娜塔莉波特曼的感覺;要是你可以忽略喬什哈奈特蠟筆小新般的眉毛,你也會覺得他在這里多么有氣質(zhì)多么帥氣;羅斯拜恩,那是可以把什么都打敗了的

能耗大飛機
7/10。其實相比[吉屋出租]多聲部的戲劇表演,劇作家本人的電影以一組充滿噪點、聚焦模糊的偽實錄鏡頭開始,通過對單一主角的聚焦展現(xiàn)了拉森登上舞臺講述創(chuàng)作起源,鏡頭緊接轉換到戲劇工作坊的鋼琴演奏,使場景游離在生活影像、口述紀錄和舞臺實況的多元敘事之間。盡管對于繁華與貧窮的90年代紐約、生命如定時炸彈般倒數(shù)的艾滋病時代,不能夠充分理解,但情緒的克制大概是打動那些音樂劇粉絲的關鍵,每天端盤子、欠費被斷電的作曲家,對室友放棄夢想從事廣告的排斥,聯(lián)結成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平庸的反抗。林聚聚對群唱的處理常出現(xiàn)得令人猝不及防,譬如喬納森為接待吵鬧的周日餐廳里的顧客時壓力大爆發(fā),以及女伴來到公寓要離開他一幕,喬納森把自己對愛人的躲閃和敷衍的和解編成了歌曲內(nèi)容,令女伴失望而歸,這也是正確處理歌舞與人物情感線索的方式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