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真愛節(jié)拍》相關評論

我的看法丨
珍珠蒙塵啊。首先是時間,多處出現的鐘表。電影時間有三種,故事的時間,影片的時間,以及觀眾的心理時間,影片多次出現針走動的鏡頭,將三者時間打亂,造成觀眾混亂的時間感,更添神秘色彩。最重要的莫過于偷窺主題,可以說這部電影結合弗洛伊德的片子對電影偷窺理論做出了貢獻。弗洛伊德的偷窺母題多數從觀看者(即觀眾)出發(fā),暗示觀眾看電影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偷窺,從而產生心理認同,造成觀眾角色的混亂,這是視覺文化的來源,視覺的權力體系。而這部影片,偷窺者既是觀眾又是導演(男主人公),所不同的是觀眾的偷窺視野是被麥克決定的,也就是該片從創(chuàng)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導演才處于視覺權力體系的上方——真正的偷窺狂,并且自由決定了哪些是給觀眾看的。最后是弗洛伊德的童年創(chuàng)傷論。在西方,成長就是弒父,而馬克的悲劇在于他沒能完成這個過程。